造粒:是指将所需粒度范围的物料与粘结剂、脱模剂等制作成如球形、椭圆形等形状且流动性好便于后续成型的工艺。将物料做成满足生产所需的状态,减少粉尘飞扬,改善物料的流动性和增加物料的比表面积,便于压坯成型。
常用的电子封接玻璃粉体造粒方法有压缩法、挤出法、滚动法、喷浆法和流化法等。
压缩造粒:将配比好的物料和一定比例的粘结剂、脱模剂等投入到尺寸合适的封闭模具中,通过在模具外部施加压力使物料压的密实。
优点:造粒粉形状较均匀、致密性好、粘结用量少。
缺点:模具的磨损较大,生产能力低,造粒粉的粒径有一定的下限。
挤出造粒:将物料与粘结剂、脱模剂按照规定的比例投入到装有开口模具的挤出设备中,在外部挤压力的作用下,物料从开口端排出,再经过剪切和修整获得不同的颗粒形状。
优点:造粒粉颗粒截面规则均一
缺点:致密度比压缩造粒低,粘结剂、脱模剂用量大,模具磨损大。
滚动造粒:物料微粒通过相关作用力的作用下团聚在一起,形成微核。团聚的微核在低速转动的容器中多次滚动,不断长大,最后制成一定大小的球形颗粒滚出容器。
优点:生产能力大、产品外表光滑、粒度大小均匀;
缺点:颗粒密集度不高,难以制备粒径较小的颗粒。
喷浆造粒:借助于蒸发直接从溶液或浆体制取细小颗粒的方法,包括喷雾和干燥两个过程。浆料通过一定的压力喷洒成雾状,浆料与热空气对流后,水分蒸发后,浆料内的固相物就聚集成了干燥的颗粒。
优点:生产能力大、造粒粉颗粒均匀
缺点:水分蒸发量大,喷嘴磨损严重,生产耗时长。
流化造粒:是使物料在流化床床层底部空气的吹动下处于流态化,再将水或粘结剂雾化喷入床层中,粉料经过沸腾翻滚逐渐形成较大的颗粒。
优点:混合、造粒、干燥等工序在一个密闭的流化床中一次完成,粉尘少
缺点:造粒粉颗粒致密度不高,气固接触条件差,不利于生产小颗粒。
造粒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工艺过程,以喷浆法为例:
原料本身
①原料粒度 ②原料耐腐蚀性 ③原料与粘结剂的结合强度。
粘结剂
①粘结剂的溶解性 ②粘结剂的粘性 ③粘结剂的含量 ④粘结剂是否易排
脱模剂
①脱模剂的溶解性 ②脱模剂的含量 ③脱模剂是否易排 ④脱模剂是否易脱模
造粒设备
①浆料均匀性 ②造粒进出口温度 ③压力 ④雾化效果。
以上是中傲新瓷曾工为大家分享的关于“浅谈电子封接玻璃粉体造粒工艺”的问题。欢迎关注我们,同时可在下方评论或留言。